首页 加入收藏

全国咨询热线:400-988-766

咨询热线:

400-988-766

新闻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法甲联赛竞猜 > 新闻中心

不使灵魂成灰烬《台湾白恐散文选》切入白色恐怖历史肌理 - 艺文副刊 - 中国时报

日期:2022-05-07类型:新闻中心
《灵魂与灰烬─台湾白色恐怖散文选》套书书封。(春山出版提供) 《灵魂与灰烬-台湾白色恐怖散文选》出版,包括主编胡淑雯(右一)、作家陈列(右二)等皆出席与会。(张震洲摄/春山出版提供) 陈政子女士谈起鹿窟事件仍然激动。(张震洲摄/春山出版提供)

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陈俊宏说,比起白色恐怖更恐怖的是,许多人不知道有“白色恐怖”这件事......

“透过书写来抵抗遗忘,就是最重要的力量。”国家人权博物馆从2018年起进行白色恐怖文学数据库的建置,继《台湾白色恐怖小说选》之后,今年与春山出版再推《灵魂与灰烬:台湾白色恐怖散文选》,由小说家胡淑雯、童伟格主编,精选47篇作品,43位作者,近90万字规模,透过系狱作家、青春、地下党、女人、身体、特务、岛等7大类作品,以不同视角切入白色恐怖历史肌理。

散文选集完成 诠释开始

《灵魂与灰烬:台湾白色恐怖散文选》套书一共5册、2184页,春山出版社总编辑庄瑞琳表示,为呼应每个历史片段的真实性期待,每一主题分别由学者林传凯、吴俊莹、林易澄专文导读、注释,带领读者深入每篇文章,理解当事人真实经验,让作品里的现实有迹可循。同时,读者也可以从《散文选》看到无辜受难者、革命者、家属的人生遭到毁弃;也看到让200多位共产党人受到审判,却因内斗遭诬陷的调查局处长。各作品主角涵盖特务、线民等加害者与协力者,也纳入多元族群包括外省、原住民与外岛马祖、外国人的经验。

套书主编胡淑雯指出,尽管在筹备过程希望作品赶快推出,让年轻人理解阅读,却发觉这是一套“过早”的选集,因为台湾社会对这段白色恐怖的历史研究与案件理解还不够完整,依然需要不断追赶更新的诠释。主编之一的童伟格则认为,“散文选集工作的完成,正是开放诠释的起点。”

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陈俊宏说,这次编选过程最困难在于“如何界定白色恐怖散文”?《散文选》尝试出现不同受创主体的身影,诸如省籍、性别、族群、国籍、加害者、被害者、旁观者等,透过见证者,避免社会过度简化共同历史的可能。“用书写来抵抗遗忘,就是最重要的力量,面对恶的存在,才能清楚完整地理解,进而深刻体认人权的真正意涵。比起白色恐怖更恐怖的是,不知道有白色恐怖这件事。因此,选集里有非常多的历史考据,注释、补充与尽可能最新的文本。”

伤痕无法告别 只能增补

作家季季指出,伤痕是无法告别的。对待伤痕的最好方式,是透过文字跟史料增补,让它更完整更有尊严。

因鹿窟事件父兄俱被枪杀,本人也遭软禁与审讯的陈政子女士,谈起过往依然激动。鹿窟事件发生时她十二岁,如今已然八十二高龄,当人权馆找上她时,她曾经犹豫不想逼自己回忆那段恐怖的过去,但转念一想,如果不说,就无法留下让后人理解的历史,于是她接受学者陈翠莲的采访,完成〈陈政子访问录〉一文。

散文选卷一《雪的重述.萌》收录陈列、杨逵、叶石涛、柏杨4位曾入狱的作家留下的文字,横跨1950至1970年代;以及鹿窟事件受难者陈政子、排湾族诗人莫那能等,横跨鹿窟案、邹族案、四六事件到原住民族处境等;卷二《地下燃烧》则从作家蓝博洲撰写的〈白色恐怖的掘墓人〉中,客家子弟曾梅兰寻得兄长徐庆兰之墓揭开地下党的历史谈起,藉政治受难者陈明忠、吴声润、陈英泰等人的故事,重回228事件现场。

另外,在卷三《她的花并不沉重》中,收录有季季、唐香燕、吴俊宏等作家文章,分别描述受难者或者家属的际遇以及殒落,凸显女性的位置与视角;卷四《原地流变》包含身体与特务两主题,从政治受难者蔡德本到纪录片导演廖建华,描述遭逮捕、审讯、刑求的身体以及精神痛楚的人们;卷五《失落的故乡》收录没有故乡的死者或流亡者的故事,包含郭于珂笔下的马来西亚籍白色恐怖受难者陈钦生,以及彭明敏、唐培礼、谢聪敏等人描述泰源事件与逃亡海外的文章,见证1970年代的风声鹤唳。

本文由:法甲联赛竞猜 提供